7月22日,井研县法院召开“井锦有调”工作室——井研县人民法院先调工作室揭牌仪式,旨在进一步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建设,提升先行调解工作质效,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。县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马启国,县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易晓芸,县检察院党组书记、检察长陈云林,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张志军,县司法局党组书记、局长余波,县公安局、县法院、相关镇(街道)政法委员和特邀调解员代表参加,活动由县法院党组成员、副院长何岸主持。
揭牌仪式上,县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马启国和县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易晓芸为“井锦有调”工作室揭牌,与会人员参观工作室并提出宝贵意见建议。
座谈会上,县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易晓芸向与会人员介绍“井锦有调”工作室的相关情况。易晓芸表示,法院“井锦有调”工作室的建设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:一是立足现实,应时之选。今年以来,依托派出法庭下沉力量,联合乡镇、村社做了不少矛盾预防和前端化解工作,成效显著。“井锦有调” 工作室便是在此基础上,整合诉前调解、多元化解力量,搭建平台,推动矛盾少上楼、问题早解决。二是功能定位,排忧解纷。当好 “分流站”,精准分流纠纷到合适渠道,减少诉讼增量;当好 “主阵地”,让群众有处说理、有人评理,力促诉前化解;当好 “连接器”,强化信息互通与研判,凝聚解纷合力,打通基层治理 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三是作用期许,务本求实。不搞花架子,核心是有效解纷、减群众诉累、促社会和谐。让渠道更畅、效率更高、效果更好、治理更实;同步发现基层治理共性问题,为决策提供参考,带动提升基层解纷能力。
县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马启国对工作室提出了以下四点要求和希望:一是提高政治站位,强化责任担当。要深刻认识工作室成立的重要意义,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,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,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,扎实做好矛盾纠纷先行调解工作,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。二是加强协作配合,形成工作合力。县委政法委要做好统一领导和协调工作;县法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;县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和管理;各人民调解组织要充分发挥贴近群众、熟悉民情的优势,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。三是加强队伍建设,提升调解水平。调解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工作室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果。要加强对调解人员的选拔和培养,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、业务能力强、群众基础好的调解队伍,提升调解工作水平。四是加强宣传引导,营造良好氛围。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阵地,广泛宣传工作室的职能作用,工作流程和调解成效,提高社会公众对先行调解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可度,引导广大群众优先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纠纷,营造全社会关心、支持和参与先行调解工作的良好氛围。
座谈会后,法院赓即召开“井锦有调”工作室工作运行协调会,会议旨在对下一步先行调解工作进行安排部署,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。未来井研法院将加强与特邀调解员的沟通协作,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,不断提升调解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。
下一步,县法院将在多方的支持下,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触角,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取得新进步,促进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