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井研县政法系统认真践行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”理念,立足职能职责,精准发力、多措并举,积极打造法治化优质营商环境“三个圈层”,全力为井研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坚强法治保障,并取得明显成效:2024年上半年全县GDP65.63亿元,同比增长5.3%,增速排全市第4位,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.2%,增速排全市第1位;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36元,同比增长4.9%,增速排全市第4位;2024年一季度全省183个县(市、区)经济高质量发展运行监测情况考评中排名44名。
打造平安稳定的“外围圈层”
提升发展安全感
没有安全稳定的环境,高质量发展就是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。因此,坚持以“平安建设”为载体,统筹协调各方力量,不断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。
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
全方位深入收集涉黑涉恶线索,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,引导群众自觉抵制涉黑涉恶、欺行霸市、强买强卖等违法违规行为;成功破获“2023.1.9”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,并获得公安部贺电表扬;有效遏制侵财犯罪,全县盗窃案件发案率呈明显下降趋势。
加强社会面管控
依托联勤警务站,组织巡警、交警以及“网格员”“红袖标”等群防群治力量,在城区上学和放学高峰时段以及城乡重点路段、重点部位、治安复杂区域开展高密度巡逻防控;对全县旅店、网吧、歌舞娱乐等重点行业场所和“九小场所”,以及易燃易爆、危险化学品等重点物品进行拉网式检查,及时整改安全隐患40余处;深化“减量控大”“缓堵保畅”,严管“两客一危一货”等重点车辆,查处 “三超一疲劳”、酒驾毒驾、飙车炸街等交通违法行为。
创新构建共建共享治理格局
在城区建设近邻联盟“平安屋”60个,快速处置群众报警228起;在农村党群服务中心或人气较旺的茶馆、商铺布点建设“平安驿站”,开展山湾联防、邻里守护;在主要交通干线和道路交汇路口安装AI智能电子劝导系统40组,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。
打造公正高效的“中级圈层”
提升发展满意度
落实公正高效便捷的执法司法举措,提高执法司法水平,是打造法治化优质营商环境,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。
推进改革,简化流程
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,提供网上立案、跨域立案、电子送达等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,对适用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的简单案件快审快结,对于涉及面广、影响较大的案件采用示范判决机制,有效提高审判效率,减少当事人的诉累;组建“警企微信群”,开展“一窗通办”“上门办”“预约办”“顺路办”等服务,进一步简化和优化审批流程。今年以来,共为群众和企业办理业务392人(次),代办业务217次。
严格执法,公正司法
组建专业审判团队,依法审理商事纠纷、合同纠纷、知识产权保护等各类案件;加强对案件办理全过程、全环节的监督,全力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;通过庭审直播、裁判文书公开、开放日活动等方式,积极推进审务、检务、警务、政务公开,让执法司法在阳光下运行;建立健全案件质量评查机制,年审注销行政执法证件19个。
崇法普法,营造氛围
持续推进“研为百姓.法治同行”行动,线上依托“井研政法”“法治井研”等微信公众号开展“优化法治营商环境”系列宣传活动,线下依托“法治公交”、法治坝坝电影、“一月一主题”等活动进行广泛宣传。截止目前,共开展宣传活动20余场次,发放相关宣传资料3000余份,现场咨询互动40余人次,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初步形成。
打造发力精准的“内核圈层”
激发发展自信心
以企业需求为导向,精准定制法律服务套餐,有助于增强企业自身依法经营能力,激发其健康有序发展自信心。
深入走访
建立重点企业挂点联系“一企一警”机制,通过实地走访、电话联系等方式,常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和企业周边环境整治,指导企业强化内部安全防范。今年以来,共开展“送法进企业”活动53次,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19个。
常态送法
通过“法官讲堂”“农民画法治画展”“以案释法”以及编发典型案例,发放普法资料等方式,向企业宣传普及公司法、知识产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,并针对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常见的法律风险,提出防范建议和应对措施,帮助企业提高依法经营和防范风险的能力。
纾难解困
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,落实重大项目引进和合同签署合法性审查程序,避免因政策的法律漏洞给企业带来困扰;出台《产业服务法官工作站工作规程》及“一站两点”工作办法,设立柑橘园区检察法律服务工作站点3个;建立保护民营企业台账;积极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,引导企业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,近年来共为企业节省诉讼费用数十万元;依托“12348”公共法律服务热线、“12348四川法网”、“法治井研”微信公众号打造热线网络平台,降低企业获取法律服务的成本。